2020年看了《只有大海知道》,喜歡電影裡那種純樸緩慢的步調,還有畫面裡的那些山與海,因此種下了想去蘭嶼打工換宿的念頭。
我換宿的地點是東清部落的海沙屋民宿。蘭嶼有六個部落,從東清開始順時針數過去,依序是東清、野銀、紅頭、漁人、椰油以及朗島。每個部落的人們都有微妙的差異,說不上究竟差在哪,但隨著待的日子愈來愈久,就愈感受到每個部落帶給我的不同的氛圍。
這次換宿經歷了很多有趣的事情:
- 很常和老闆一家人相處:依雯姐姐、酋長哥、球球、以莉亞、喜多,還有眾多親戚,除了感受到很多關愛之外,也真的體驗了很多當地人的生活,我覺得蠻幸運的,也謝謝他們對我的關照!
- 颱風來之前,家家戶戶都很認真地防颱,釘木板、封頂樓、集中機車等等。以前在桃園的時候幾乎沒有這麼戰戰兢兢過。颱風最靠近的那晚,斷網斷電,四周一片漆黑,從房間窗戶爬出去上廁所的時候,外面的風很亂,感覺隨時會有東西飛來砸中自己。晚上也睡不太著,因為頂樓的木板被吹開了,還不時有堆放在樓梯間的物品被吹落的聲音,整晚都咚咚咚蹦蹦蹦的(?
- 蘭嶼的小朋友幾乎水性都很好,還記得第一天到那邊,看見一堆國小生在跳港,讓我蠻衝擊的。有一次被派去幫忙顧小朋友,結果我發現在場的小朋友每一個都比我會游泳,感覺要救人也是他們來救我耶。
- 島上的居民幾乎都互相認識,大家的關係都蠻緊密的,部落裡有什麼事情的話都會互相幫忙。這點在本島好像已經很難看到了,也是我蠻喜歡蘭嶼的一個地方。
- 這次換宿的一大壯舉就是去學了自由潛水吧,是和@大浦學的,大蒲是很有耐心也很用心的教練,很開心被他教到!一開始因為學水肺的經驗不太愉快,加上自認水性不太好,所以先嘗試AIDA1,確認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。上完覺得還不錯!所以就挑戰AIDA2,可惜原本排課的時間遇到颱風和中秋連假,來不及上完,只好之後去小琉球找大蒲了!我覺得自潛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運動,它會讓你更認識自己的身體、更知道怎樣去清空自己的思緒,讓自己在水下盡可能地放鬆。總之很開心可以接觸自潛!
- 來換宿的第四天,跟姐姐借了家裡的單車,終於有了交通工具的我很興奮地從東清騎到了紅頭,到了紅頭之後發現原路折返跟繼續環島的路程差不多,所以就乾脆環一圈了。單車的速度可以慢速地欣賞蘭嶼的美,而且隨時要停下來都很方便,可惜蘭嶼的路真的太顛簸,騎完一圈覺得屁股好痛哈哈。
- 原本想說希望減少污染、多運動、省錢,所以想說就都騎那台單車好了,但蘭嶼比我想像中的大不少,騎單車實在有點不太方便,所以第二個禮拜開始就自己租機車了,不得不說在蘭嶼騎車真的很舒服,路上的車很少,而且路只有一條,不像本島一樣騎在路上隨時都心驚膽跳,而且隨時都可以看到海,整個很心曠神怡。不過蘭嶼只有一間加油站,而且只開到晚上八點,所以如果沒抓好剩下的油量的話,騎到一半發現快沒油真的很尷尬(我差點發生…
PART2
- 下一梯的小幫手來了之後,剛好碰到一個空檔,我們就決定要去徒步環島!早上七點往野銀的方向出發,接近青青草原的時候,遇到有一輛轎車熱心地想載我們,其實當下看到那個大上坡的時候是有點想上車啦,但還是要堅持下去!到了機場附近的時候再次遇到他們,原來他們是一家飲料店的老闆,他們還請我們喝飲料,人有夠好!店名叫奶吸莎,有去蘭嶼的話可以去買,好喝! 大概到椰油的時候,我的夥伴已經看起來快死掉了,所以速度開始放慢。後來發現我的大腿有摩擦傷,所以走路姿勢變得很怪,也變得很容易累,以至於最後朗島回東清的那段原本預估一個半小時的路,我們走了快三個小時…七點半才回到東清,整趟耗時十二個半小時,還獲得了背心&腰包曬痕。
- 來到蘭嶼之後,因為幾乎天天都會去玩水,泡著泡著就不知不覺學會游泳了,莫名地有成就感!也終於能真正地享受在海裡的感覺,以前玩水的時候都會很緊繃,因為覺得隨時都會溺死哈哈哈,現在至少可以不怕水了!學會游泳之後還馬上跑去跳港,有夠瘋。
- 某天晚上和另一位小幫手還有背包客一起騎車去氣象站看星星,我在本島原本不敢晚上騎車,結果來蘭嶼就挑戰了很陡的中橫,還有更陡的通往氣象站的路,那個路又陡又彎,而且又超暗,差點連人帶車滾下山= =不過到達氣象站之後,真的可以看到一大片的星空,還隱隱地看到銀河,很值得!
- 我原本的規劃是9/17回台灣,但因為很想看海洋盃,所以多待了一個多禮拜,多待的這個禮拜參加了很多活動,其中一個是在咖希部灣(Kasiboan)的分享會和音樂會,Kasiboan是「堆垃圾的地方」的意思。分享會主要是和參加民眾宣導蘭嶼的垃圾處理議題,因為蘭嶼的垃圾最後還是會運回本島,為了減少處理的困難,如果有去蘭嶼的話就盡量把自己的垃圾帶回本島吧。
PART3
- 還有一個蠻棒的活動,是蘭恩文教基金會辦的草地音樂祭,印象最深刻的表演是小飛魚文化展演隊還有桑布伊這兩組,小飛魚展演隊是由椰油國小的小朋友組成,他們穿著達悟族傳統服飾,用族語演唱歌曲,再搭配簡單的動作,整體是很俏皮可愛的表演。壓軸登場的桑布伊一出來就用唱功震懾全場哈哈哈,我當時聽著他的歌聲,看著舞台背後的一大片高山,再搭配被夕陽染紅的天空,有種自己好像在電影場景裡的感覺,莫名地感動哈哈。
- 我一開始的規劃是9/16回本島,但酋長哥跟我說那天是海洋盃,也就是拼板舟大賽,很難得才能看到,所以我就多待了一些日子。這次的海洋盃辦在紅頭部落的八代灣灘頭,有各種形式的划船比賽,單人舟、雙人舟、十人舟、十人舟越野,還有傳統婦女舞蹈的表演。這項活動可以說是蘭嶼人的年度盛事,當天真的盛況空前,我沒有想到蘭嶼也會有塞車的問題。
- 回台灣的前幾天,一個人在房間,突然想再看一次《只有大海知道》,去年因為這部電影而決定要來蘭嶼,那時關注的可能只有電影的畫面和情節,再看一次時發現,原來電影裡面真的就是蘭嶼的生活,有那麼多的細節,是真的要在蘭嶼生活過才會注意到的,尤其是發現電影裡的每個場景都那麼熟悉的時候,會有種莫名的感動。
- 在離開前的週末遇到比較大團的客人,他們剛好報名了很多行程,我也很幸運地可以跟去參加,第一個跟的是地下屋導覽,由當地耆老帶著遊客參觀蘭嶼早期的地下屋。聽了導覽才知道,原來地下屋的構造是為了防颱,也知道了很多蘭嶼居民以前的生活模式,收穫蠻多的!
- 某天下午在東清灣玩水,姐姐突然跟我說可以去坐拼板舟,所以我就很臨時地坐上拼板舟了哈哈。拼板舟體驗通常是兩人搭一艘,帶團的人會負責划船,滑到大概離岸邊一百多公尺,拍拍照之後再划回去。那時接近傍晚,天空很漂亮,而且浪不大,整趟體驗蠻愜意的。(雖然浪不大但還是離海面很近的感覺,還好這時我已經會游泳了,不然我應該會覺得很可怕吧。)
- 大天池應該算是門檻最高的一項行程,人數要夠,而且還不能下雨才會出團,換宿前期沒什麼客人,都沒遇到有人要去,本來以為沒希望了,還好最後有這個機會能夠去爬大天池。我自己覺得路不會太難爬,而且地形很多樣,爬起來蠻有趣的。大天池以前被達悟族人視為惡靈之地,不會輕易接近,是近年為了觀光需求才開始有團。一路上除了爬山之外,教練也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山林裡的小故事,像是樹上的記號代表著各家族的標誌、或是眼前的植物有哪些用途,是身心靈都充實的小旅行。
謝謝蘭嶼給我的一切,我會一直記得蘭嶼的美景還有遇見的人們,也會記得這座島嶼如何讓我體會生命的遼闊。(話說我寄給自己的明信片怎麼還沒到,雖然沒有寫什麼不能見人的東西,但還是好奇它到底被送去哪了哈哈)
- 交通方式
- 美食
- 景點
- 三天兩夜推薦行程